網絡欺凌統計、事實和趨勢(2021 年)與圖表

已發表: 2019-10-29

可悲的是,自文明開始以來,欺凌行為就一直存在。 欺凌一直是強者欺負弱者的形式,現在隨著科技的興起,它在網絡上也很普遍

網絡欺凌已成為世界各國日益嚴重的問題。 從本質上講,網絡欺凌與許多孩子不幸在學校習慣的欺凌類型沒有太大區別。 唯一的區別是它發生在網上。

以下是一些有關網絡欺凌的統計數據,它們顯示了這一日益嚴重的問題的範圍以及對有效解決方案的需求。

最有趣的網絡欺凌事實:

  • 最常見的網絡欺凌類型是平均評論 22.5%
  • 35% 的人分享了某人狀態或照片的屏幕截圖以取笑他們。
  • 61%報告被欺負的青少年說這是因為他們的外表。
  • 56% 的在線騷擾受害者報告稱,他們曾在 Facebook 上受到騷擾。
  • 十分之七的年輕人在 18 歲之前經歷過網絡欺凌。

什麼算作網絡欺凌?

如果您曾經看過電視主持人 Jimmy Kimmel 的片段“名人閱讀卑鄙推文”,您就會知道網絡欺凌某人意味著什麼。 雖然這一段很幽默,但實際情況卻大不相同。

網絡欺凌是任何類型的騷擾、威脅、貶低語言。 它還可能涉及在網上讓另一個人尷尬。 通常,這是通過刻薄的評論、在線謠言,甚至是色情言論來實現的。 它們通常與外表、智力、種族或性取向有關。

從本質上講,任何在網上發布的旨在傷害或擾亂他人的內容,無論主題是什麼,都被視為網絡欺凌。

1. 據美國學生稱,最常見的在線騷擾類型是評論 (22.5%)。

除了在網上發表惡意評論( 22.5% )、散佈謠言( 20.1% )和發表色情言論( 12.1% )外,美國學生中的網絡欺凌通常會使用攻擊性和貶義詞、威脅、個人資料黑客和未經同意分享照片。

最常見的網絡騷擾類型

(來源:Cyber​​bullying.org)

2. 64% 收到攻擊性即時消息的受害者表示,他們在面對面的情況下認識肇事者。

即使當他們親自認識他們的受害者時,肇事者也經常在網上使他們煩惱、不安和尷尬,主要是通過在群聊中嘲笑他們的照片或狀態更新 ( 35% )。 犯罪者還可以在網絡遊戲中欺騙受害者( 25% )。

網絡騷擾的形式

(來源:Verywellfamily.com)

3. 近六分之一 (15%) 的在線青少年表示他們曾經歷過不受歡迎的私人通信轉發。

18% 的15-17 歲青少年11% 的年輕青少年經歷過欺凌者向他人發送私人信息或在公共渠道上分享信息。

(來源:Pewresearch.org)

4. 報告被欺負的青少年 (61%) 說這是因為他們的外表。

個人外表 ( 61% ) 似乎是網絡欺凌的最常見原因,其次是情報 ( 25% )。 種族主義 ( 17% ) 和性別歧視 ( 15% ) 也是歧視的常見工具,以及因經濟困難 ( 15% ) 和宗教 ( 11% ) 而嘲笑某人。

網絡欺凌的原因

(來源:Nveee.org)

5. 欺凌者通常針對殘疾和精神疾病的受害者。 .

欺負弱者更容易,對吧? 一個無法反抗的人。 這就是為什麼欺凌者經常騷擾患有精神疾病或有殘疾的人。
(來源:Ditchthelabel.org)

6. 最近的統計數據顯示網絡欺凌趨勢穩步增長。

2007 年至 2016 年期間,遭受網絡欺凌的青少年人數幾乎保持不變( 32%+- )。 在2019 年的網絡欺凌統計數據中,近43% 的青少年(主要是女孩和 LGBTQ 社區成員)經歷過某種形式的在線騷擾。
(來源:Statista.com)

7. 53% 使用互聯網的美國成年人親身經歷過網絡騷擾。

超過一半的使用互聯網的美國成年人 ( 53% ) 處理過網絡欺凌,其中37%報告嚴重的在線騷擾,包括身體威脅 ( 22% )、性騷擾 ( 18% )、跟踪 ( 18% ) 和持續騷擾( 17% )。

騷擾用戶體驗的類型

(來源:Statista.com)

8. 56% 的在線騷擾受害者報告稱他們曾在 Facebook 上受到騷擾。

這絕對不足為奇,因為 Facebook 是占主導地位的社交媒體平台,每月有25 億活躍用戶,其中 18 億是美國用戶。
(來源:Statista.com)

誰容易遭受網絡欺凌?

雖然網絡欺凌主要與學童有關,但他們並不是唯一的目標,許多成年人自己也經歷過網絡欺凌。

網絡欺凌最常見的目標是兒童、年輕人(尤其是女孩)、學生和LGBTQ 社區成員

就欺負者本身而言,他們來自各行各業。 研究表明,父母參與較少的孩子以及患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欺凌行為,但目前還沒有定論。

9. 女孩比男孩更有可能成為網絡欺凌的受害者和肇事者。

只有6% 的男孩報告說在網上受到欺凌,而女孩的這一比例為15% ,尤其是 12-17 歲的大女孩。 41% 的大齡女孩報告稱經歷過某種形式的在線騷擾。

十幾歲的女孩大多是網絡欺凌的目標

(來源:Dosomething.org)

10. 十分之七的年輕人在 18 歲之前經歷過網絡欺凌。

45%的青少年(尤其是女孩和 LGBTQ 社區成員)曾成為網絡欺凌的受害者。 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百分比,似乎只會增加。
(來源:Ditchthelabel.org)

11. 大約 37% 的 12 至 17 歲兒童至少經歷過一次網絡欺凌。

儘管有大量年輕人( 60% )目睹了 12-17 歲的同齡人( 37% )被欺負,但他們並沒有試圖阻止欺凌。 大多數人不想進行干預以避免自己成為受害者。
(來源:Comparitech.com)

12. 在對 20,000 人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中,70% 的學生表示有人在網上散佈有關他們的謠言。

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在對過去十年進行的調查的研究中發現了這一統計數據。 該研究還發現, 73% 的中學生和高中生曾在校園內遭受過欺凌。

大多數中學生都有關於他們的謠言在網上傳播

(來源:ScienceDaily.com)

13. 超過十分之一的學生 (12%) 承認至少一次網絡欺凌他人。

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的同一項研究發現, 12% 的受訪者承認他們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候曾在網上欺負過某人。 肇事者最常見的是男孩。
(來源: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

14. 超過 12% 的 LGBT 青年經歷過網絡欺凌。

LGBT 網絡欺凌統計數據顯示,LGBT 青少年比異性戀青少年更容易受到欺凌。 超過12%的 LGBT 青少年報告稱受到網絡欺凌,其中58%處理仇恨言論, 35%收到在線威脅。

LGBT 網絡欺凌

(來源:Netsanity.net)

人們在哪裡受到網絡欺凌?

沒有一個平台可以發生所有網絡欺凌,也沒有任何在線空間是完全沒有網絡欺凌的。 由於大多數兒童和年輕人通過他們的移動設備訪問互聯網,這是他們遇到此類騷擾的最常見媒介。

網絡欺凌統計數據顯示, Instagram是最常見的網絡欺凌平台,其次是FacebookSnapchat 。 許多人在玩在線多人遊戲時也遇到過網絡欺凌。 儘管 YouTube 是用戶數量最多的在線平台之一,但到目前為止,只有十分之一的用戶報告說在那裡遭受過網絡欺凌。

15. 美國 95% 的青少年都在線,而且絕大多數人通過移動設備訪問互聯網,這使其成為網絡欺凌最常見的媒介。

隨著移動設備的使用越來越多,美國的網絡欺凌問題也日益嚴重。 青少年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訪問互聯網,這使得他們很容易在網上欺負人。
(來源:Dosomething.org)

16. 在 Instagram 上遭受網絡欺凌的年輕人 (42%) 比任何其他平台都要多。

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Facebook( 37% )和 Snapchat( 31% )並不落後於 Instagram( 42% ),而 WhatsApp( 12% )、YouTube( 10% )和 Twitter 上的網絡欺凌案例較少( 9% )。

社交媒體中的網絡欺凌

(來源:Enough.org)

17. 網絡噴子在社交媒體上最為活躍。

根據 Statista 的研究, 38% 的在線噴子以社交媒體上的人為目標,而23%更喜歡在YouTube和其他視頻共享平台上噴子。 他們還經常在論壇、聊天室和博客上運營。
(來源:Statista.com)

18. 與孩子只參與標準瀏覽活動的受訪者相比,有孩子玩在線遊戲的受訪者報告的網絡欺凌攻擊率更高。

79%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孩子在玩在線遊戲時受到人身威脅,而41 %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孩子通過卑鄙的在線評論收到性別歧視或種族主義言論或辱罵。
(來源:Telenor.com)

19. 網霸最喜歡什麼類型的遊戲?

根據網絡欺凌研究中心的調查,喜歡 MMORPG 的遊戲玩家 ( 26.8% ) 更有可能參與網絡欺凌,其次是喜歡第三人稱射擊遊戲 ( 24.5% )、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 14.2% ) 和體育遊戲的玩家( 11.9% )。

網絡惡霸最喜歡的遊戲類型

(來源:Cyber​​bullying.org)

博客欺凌

互聯網上有超過 5 億個博客,因此博客作者實際上是網絡欺凌最常見的目標之一也就不足為奇了。 雖然評論部分通常是為作者的討論和問題保留的,但您會注意到仇恨和傷害性的評論有時很普遍。 博客欺凌受害者不僅是作者,還包括許多評論者。

博客欺凌的另一面是博客作者自己發布了旨在使他人難堪、侮辱或以其他方式使他人不安的仇恨內容。 雖然這在學童和學生中最為普遍,但在成年人中也很常見。

如果您要創建博客,請記住這些事實。

網絡欺凌的影響

欺凌作為一個整體對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和他們的整體生活質量產生巨大影響,網絡欺凌也不例外。 事實上,一些研究表明,欺凌者在網上往往更具攻擊性,因為他們的行為很少對現實世界產生任何後果,因此對受害者的影響可能更大。

網絡欺凌的受害者通常會經歷低得多的自尊、更嚴重的社交焦慮、抑鬱,並且許多人也有自殺念頭。

網絡欺凌可能是導致酗酒和吸毒、飲食失調、學習成績不佳等的原因。 所有這些都表明了網絡欺凌的危害性以及製止它的重要性。

20. 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的青少年自殺在某種程度上歸因於網絡欺凌。

正如 2017 年兒科學術協會會議所揭示的那樣,在2008 年至 2015 年期間,企圖自殺或有自殺念頭的青少年人數翻了一番。許多案件是網絡欺凌的結果。
(來源:Pas-meeting.org)

21. 網絡欺凌會對遭受網絡欺凌的人的自尊和心理健康產生嚴重影響。

這些令人震驚的網絡欺凌統計數據表明,欺凌的負面影響有多大,以及採取有力措施最終制止它的重要性。 目標人群的整體健康取決於它。 41% 的網絡欺凌者出現社交焦慮, 37%出現抑鬱症, 26%甚至有自殺念頭。

網絡欺凌的影響

(來源:Ditchthelabel.org)

22. 研究發現,被欺負的兒童成為身份欺詐受害者的可能性是其他兒童的 9 倍。

Javelin Strategy & Research 在 2017 年的一項全球研究中揭示了這一點,該研究表明在網上被欺負和之後成為身份盜竊的受害者之間存在很大的聯繫
(來源:Javelinstrategy.com)

23. 全球婦女遭受網絡虐待或騷擾的心理影響數據。

根據 Statista 2017 年的一項調查,大量網絡欺凌的女性受害者最終會對其心理健康和整體幸福感產生一系列負面影響。 66% 的網絡欺凌女性在應對虐待的能力方面感到無能為力,而其中63%女性睡不好覺。 網絡欺凌造成的另一個顯著負面影響是自信心喪失, 61%的女性出現這種情況。

對網絡欺凌女性的心理影響

(來源:Statista.com)

世界各地的網絡欺凌

網絡欺凌不僅僅是美國的問題。 這實際上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網絡欺凌最普遍的前 3 個國家印度、巴西和美國,但它在各地都普遍存在。 社交媒體網絡欺凌統計數據顯示,全球超過 65% 的父母將社交媒體上的網絡欺凌列為他們最擔心的問題之一。

雖然許多國家都在努力實施反欺凌法,但仍未發現有效的預防措施,許多國家的居民對欺凌行為的處理方式並不滿意。

從好的方面來說,網絡欺凌的意識處於歷史最高水平,這意味著世界各國政府必須採取措施加以防止。

24. 網絡欺凌被報導最多的國家

迄今為止,印度在 2018 年成為網絡欺凌受害者的兒童比例最高。 超過 37% 的印度父母承認他們的孩子至少遭受過一次網絡欺凌,比 2016 年增加了 5%。

報告網絡欺凌事件最多的國家

(來源:Ceoworld.biz)

25. 在 30 個國家中,三分之一的年輕人表示他們曾是網絡欺凌的受害者,五分之一的人報告稱因網絡欺凌和暴力而逃學。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揭示了這些統計數據,引發了對網絡欺凌的更多關注,並呼籲採取緊急行動,最終結束世界各地學校和社會中的所有形式的暴力行為。
(來源:Unicef.org)

26. 65% 的父母知道他們的家庭或社區中有一個孩子曾通過社交媒體遭受網絡欺凌。

參與全球研究的 20,793 名家長中,大多數 ( 65% ) 擔心社交媒體欺凌是有充分理由的,因為大多數情況確實發生在那裡,主要是在 Instagram、Facebook 和 Snapchat 上。 其他常見的在線威脅包括在線消息 ( 38% ) 和聊天室 ( 34% )。
(來源:Statista.com)

27. 全球網絡欺凌意識為 75%。 瑞典和意大利以 91% 的認知度領跑排行榜。

網絡欺凌意識正在上升,顯示出結束這一嚴重全球問題的真正希望。 網絡欺凌事實和統計數據表明,沙特阿拉伯人目前對網絡欺凌的了解最少( 37% )。

全球網絡欺凌意識

(來源:Statista.com)

對網絡欺凌的反應

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欺凌和網絡欺凌的事實,但很少有人知道如何應對。 目擊者很少做出反應,主要是因為他們害怕捲入的後果。 父母通常不知道他們的孩子正在遭受網絡欺凌,因為大多數孩子認為這是正常現象並且不想讓他們的父母知道。

大多數孩子試圖通過在社交媒體平台上阻止欺凌者來阻止網絡欺凌,到目前為止,這似乎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幸運的是,美國有 48 個州出台了電子騷擾法,其中 44個州包括對網絡欺凌的刑事制裁。

28. 谷歌趨勢數據表明,網絡欺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受到關注。

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這個問題,這並不奇怪,因為網絡欺凌多年來一直在穩步增長。 反欺凌法無疑有助於提高認識。

網絡欺凌的搜索趨勢

(來源:Google.com)

29. 2016 年,Nobullying.org 網站記錄了超過 930 萬次來自尋求欺凌、網絡欺凌和在線安全方面幫助的人。

近年來,像 Nobullying.org 這樣的網站變得越來越普遍,讓遭受任何欺凌的人能夠尋求幫助並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來源:Nobullying.org)

30. 有州網絡欺凌法的美國州數量,按政策實施分:

美國的網絡欺凌法律因州和政策實施而異。 48 個州將網絡欺凌和在線騷擾納入其法律,而 44 個州將網絡欺凌的刑事制裁納入其法律。

美國的網絡欺凌法

(來源:Statista.com)

31. 83% 的年輕人認為社交媒體公司應該採取更多措施來應對其平台上的網絡欺凌。

正如已經討論過的,通常最好的選擇似乎是在社交媒體上阻止惡霸,但這並不能阻止惡霸傳播在線謠言和使用其他類型的在線騷擾。
(來源:Dosomething.org)

32. 父母與孩子談論互聯網和網絡行為的頻率。

根據 Telenor Group 的社交媒體調查,許多父母 ( 46% ) 經常與孩子談論網絡行為和威脅。 然而,一些父母 ( 39% ) 只是偶爾這樣做,而其他人 ( 12% ) 從不這樣做。

父母和孩子多久談論一次在線行為

(來源:Telenor.com)

33. 五分之四的學生表示,如果他們可以匿名進行網絡欺凌,他們將更有可能干預。

大多數網絡欺凌的目擊者從不干預,因為他們不希望肇事者攻擊他們。 然而,如果有一種匿名的方式來做到這一點, 81% 的學生表示他們可能會幫助受害者。
(來源:Dosomething.org)

34. 父母希望參與幫助預防和解決網絡欺凌,但不知道如何做。

該研究還發現,青少年通常認為網絡欺凌是正常的,不希望父母干預。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繼續提高對網絡欺凌的認識。 青少年需要明白這是不正常的,每個父母都應該有機會獲得有效的解決方案來對付欺凌者。
(來源:Gromsocial.com)

35. 68% 的美國受訪者確認他們在網上分享的個人信息比以前少了。

兒童也越來越意識到網絡欺凌的危險。 減少在線共享的個人信息絕對是防止某些形式的網絡欺凌(例如勒索)的方法之一。 欺凌者對某人的了解越少,他們在線和離線騷擾他們的可能性就越小。

用戶是否傾向於在線共享個人信息

(來源:Reportlinker.com)

36. 超過 70% 的青少年表示,封鎖肇事者的賬戶是確保互聯網安全的最有效方法。

在與父母交談或尋求任何幫助之前,大多數美國青少年都會屏蔽欺凌者的社交媒體賬戶。 他們認為這是防止網絡欺凌的最佳方式。
(來源:Ncpc.org)

結論

雖然上述網絡欺凌的統計數據和事實令人恐懼,但日益嚴重的網絡欺凌問題也有一線希望。 世界各國政府都在努力控制和預防網絡欺凌,全球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正在提高,許多社交媒體平台也在試圖制止網絡欺凌。

最後,重要的是要教孩子們什麼是網絡欺凌,它的影響是什麼,以及如何預防。 一如既往,教育是唯一真正的解決方案。